2022-05-31 10:30:55
養老政策
_ Pension Policy _
內容節選自2021年11月18 日,由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雖然文字不多,卻透露出不少信息。老齡化時代即將來臨,讓我們共同通過近期的一些養老政策管中窺豹,看看未來的養老生活將有何種變化。
按照慣例,每年4月國家會公布當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通知。而今年地方兩會和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早早就透露出“適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可以說養老金“漲”已無懸念。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表示:“養老金連漲一方面有利于縮小退休人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上漲幅度高于物價上漲,可以提升退休收入的實際購買力。預計2022年全國平均養老金增長幅度在3%-4%。”
事實上,截至2021年,盡管養老金已經實現17連漲,但漲幅是逐年下降的。05-15年每年漲幅都在10%以上,16年后逐漸下降,去年已降至4.5%,而關乎養老質量的養老金替代率也在不斷降低。 根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研報顯示,截至2021年,基本養老金已經連續17年上漲,然而按照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即: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1 +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 2 × 繳費年限×1%,根據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8115元/月,繳費工資8,115元,22歲大學畢業工作至60歲退休,養老金收入3,084元,養老金替代率為38%。 依照世界銀行組織建議,要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養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養老金替代率最低標準為55%。顯然,只靠基本養老金,老年人的生活水準有可能出現大幅度下降。
除了退休年齡要延遲
養老金領取門檻也要提高?
養老儲備資金嚴重缺錢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中國保險協會也在2020年預測,未來5-10年中國會有8萬-10萬億養老金缺口!而社科院《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預測:全國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將于2027年達到峰值并在2035年耗盡。 所以,如何改善養老金制度的兌付問題已經刻不容緩。此前引起熱議的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已經于2021年結束所有征求意見。今年3月,該方案也已經在江蘇省正式執行。 除了延遲退休,不少人不知道的是人社部在21年6月30日公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提高領取 18 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換句話說,想領養老金的門檻也要提高了。 目前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也就是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但未來或將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最低基本養老金繳納年限應在15年的基礎上再提高10至15年為宜。如果我們以25歲開始工作計算,可能真的要至少要勤勤懇懇拼搏到60歲,才有機會享受到養老金吶。
說到這里,或許會有很多人會開始想象自己的退休生活。日本有2千萬老年人口,是最早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之一,或許可以成為我們深入觀察的窗口。日本NHK紀錄片《老后破產》真實地記錄了日本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但片中的凄慘情節卻遠超大家想象,可謂處處驚心。
聽起來慘不忍睹的情節卻是很多日本老人真實的生活縮影。在于日本的社會養老金只能滿足最低的基本生活所需,許多老人不敢生病、拼命節約,生活質量和健康得不到保障。一旦出現意外情況,老年破產便成為必然!
片中的每一位老人,年輕時都與你我一樣認真工作,按時繳納養老金,以為退休后自己的晚年生活會得到很好的保障,但卻沒想到老后生活竟如此凄苦,甚至失去求生欲望。人們常說,日本的社會發展是很好的前車之鑒,在當前中國嚴峻的養老形勢下,希望日本老人所經歷的今天,不會成為你我所要面臨的明天。
熱門計劃